第一部 张家沟_15_大湾河水
笔趣阁 > 大湾河水 > 第一部 张家沟_15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部 张家沟_15

  塔头小学有三位老师对张童书有印象,不是别的,而是因为幼儿园曾发生件事,这件事震惊到整个幼儿园。事件的主角是熊孩子张童书。

  幼儿园中午是封闭管理,孩子可以在校园尽情玩耍。张童书跟伙伴爬到滑滑梯最高的地方,小伙伴准备滑梯。也是孩子顽劣,他把他们推开,抢先准备先滑下去。小伙伴不服气,联合起来收拾他。张童书哪儿是对手,被推了下去。

  从办公室出来接水的老师赶巧看见,她眼睁睁看着张童书从滑梯上坠落,那可把她吓坏了。等到老师回过神,张童书已落到地上。两米多高啊!

  “不好啦!不好有人摔倒啦!”办公室,闻声而来的老师看着张童书,经验老到的老师赶紧把张童书抱起来。张童书昏迷不醒,小脑袋后勺的创口,有鲜血汩汩地流。校医务室,张童书悠悠醒来,他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他身边有护士阿姨,他们的老师正在办公室查事件的来龙去脉。

  窗外,漂浮白云,似关注着校园。反复询问,他们终于搞清楚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张童书走出来,他看着老师,乖巧地打招呼说老师好。老师正在商量着要不要带张童书到医院做检查,张童书竟似没有发生事故那样走了出来。这个孩子像是连他头顶缠着纱布都不知道,小跑到操场又要跟孩子玩耍。这件事,让张童书成为备受关注的人。毋庸说,他是顽强的孩子。

  如今,有考试有学龄,张童书通过正规途径成为塔头小学一年级学生。这学期末尾,张童书让桂芬跟张秋水意外了!张秋水平时忙着挣钱养家糊口,桂芬忙家务买菜做饭照顾两岁多的女儿小枕头。这对夫妻没怎么关照他学习方面的事,他却给他们带来奖状!说来就很神奇。熊孩子没怎么学,他把作业认真做完,从来没有用课外时间主动学习,成绩却还行。对于张秋水他们这种平凡的夫妻来说,有这样的孩子,像是千万张彩票中大奖那样,已经很受到命运的眷顾。

  从塔头小学到海边码头的路上,张童书小跑回家,像是捡到钱那样激动。经过海边码头老板家,张童书遇见他妈。桂芬挑着水桶,桶里是清亮可食的井水。海边码头没有水,他们要到附近老板家的水井挑水喝,张童书放学偶尔会遇见他妈。“妈!我得奖状啦!”桂芬看着张童书,把两只水桶停放在路边平坦的地方,“给我看看!”从小书包里取出奖状,张童书递给他妈看,他妈把奖状拿在手里翻看,不知道奖状上写的都是些啥内容。

  “童书,你告诉我上面说了啥子。”张童书回他妈说:“这上面就是说我成绩好,给我颁发奖状,让我继续努力。我就说我会有奖状嘛!”

  桂芬没想过这些事情,她儿子拿着奖状回来,这对她简直就是“得来全不费工夫”。跟着他妈走回家,小书包很沉,他的心却像精灵在自由地飞翔。

  夕阳映照着正涨潮的大海,海浪翻卷,循环往复地拍打着岸边,不断腐蚀着海岸线。张秋水侧身靠在长椅上似睡非睡,小枕头在身边爬过来爬过去。少年走在前面,他妈挑着水桶走在后面,母子走在回家的路上。此刻,张秋水还在睡觉,熊孩子拎着张秋水的耳朵,呼喊起床啦!张秋水被张童书吓着。

  “你又干嘛了?!不会又惹事,在学校跟人打架了吧?”

  “你怎么这样?我没有跟人打架,给你看这个。”

  张秋水跟桂芬的反应相同,他们这个儿子幼儿园都要多读一年,在学校还老惹事,如今领着奖状回家,可真是件神奇的事情。亲爱的朋友!张童书不仅打架,经常从家里拿钱去买鸡腿……张秋水跟桂芬拿他没有办法由着他。

  如今,张秋水发现张童书是一块读书的料,像他的名字童年就热爱书籍。好好管教,将来肯定是大学生。实际上,这孩子要进大学还早呢!

  这些年,中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这条龙乘风破浪实现经济腾飞,现代化的建设进程所取得的成就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在这场经济建设的狂潮中,中国富豪榜上的富豪,他们的财富一次又一次刷新历史记录。泉州,这个东部沿河城市,属于历史演变里的缩影。在这里,高楼跟雨后春笋似的拔地而起,以某种不可思议的建设速度推进着独有的现代化。

  在这样诗意而狂热的年代,农村社会的进步同样明显。政府出台政策免除农业税,许多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科技的迅猛发展为生产力的腾飞保驾护航。我们不否认,农村社会所出现的进步,来源于世世代代农民以往获得并留存至今的经验,正是这些经验使得农民幸存。虽然不可能占据历史的支配地位,却可以使得农业的发展充满活力生机盎然,并在某种程度上维系农村社会。

  东部沿海高度城市化,这里的农村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清晨,潮水正旺,天空还有半轮残月,海风飕飕。张秋水跟码头上的男人驻足码头,看着从大海那边驶来的轮船,他们准备挑砖。这是他来到海边码头的第五年,像挑船这种事情对他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海风呼啸,海鸥高高低低,远在天边飞翔,我们可以清楚瞧见他身上充肌肉。这些搬砖挑砖的男人,他们靠出卖力气换取报酬,以此维持自己的生存,供养着家庭,他们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太阳从大海东边绕到西边,眼看就要淹没海天尽头。活路干完,男人们浑身是灰尘,皮肤上是清晰可见类似白色的沙盐,那是他们汗液蒸发留下的成果。那些颗粒般的小晶体附着在皮肤上,使得皮肤像盐田,粗糙黝黑。

  张秋水坐在砖头上,看着夕阳,他想休息一会儿再去洗澡,然后吃饭。淡淡的盐味,在空气当中若隐若现,散发着海带味。这样的海风,跟云贵高原上渗透着木叶清香的山风有所不同,它可以让大山深处的孩子觉得新鲜。这些年来,张秋水渐渐喜欢这种味道,习惯这种味道,这种味道像他身上的血液已经淌进身体,成为他身体的部分,以至于他在山区生活许多年,偶尔怀念。

  此刻,张秋水看着天海交际,红日即将掉下去,他想起自己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三五年来,张秋水没日没夜地干活养家,存折里已经积攒有一笔钱。码头上,人家来来往往,如今还是四户人家,巅峰时期这里曾有八户。不是因为码头生意清冷,就是因为太累。陆陆续续有人家搬走。这两年,码头的生意没有以前红火,这里的人能找出路的都在找出路。张秋水不例外,搬砖不是长久之计。这段时间,张秋水正在另谋出路。他可不想累死在海边码头上。

  乌云卷卷,压得老低,灰色的天空传来沉闷的雷声,这样的天很快会下雨。模糊不清的闪电,像是来自遥远天边的烟火,给海边码头的夜空带来美丽的光。洗澡,饭后,夜幕降临,张童书兄妹在电视跟前。

  张秋水在码头上,他看向远处顶着明晃晃大灯的轮船来来往往,手里的烟头随着海风一闪一闪,像天上的星星。今夜,张秋水跟老婆商量着说:“我们回来家吧?”桂芬在这种事情上拿不定主意,没有主见,她听张秋水的。

  海边码头的生意像冬夜冷清,岁月的年轮转到这个阶段,他们在这里已经赚不到多少钱,只能勉强糊口维持生计。张秋水的年龄看着看着上来了,就跟他的娃那样。眼看着就要三十六岁,孩子们都在成长。他得想其他办法,否则没办法养活老婆孩子。在这以前,张秋水已经尝试接触到许多行业,无奈没有效果,还浪费时间。就在去年三月,张秋水央着张清风跟他进城买摩托。

  张秋水想着,没事的时候,自己可以跟他们到城里拉客,挣钱补贴家用。张秋水买来摩托,又学骑很长时间,终于可以上路。头两个月,还好,可这天晴空万里,张秋水拉着客人,不知怎地就跟正在行驶的班车撞上。说是撞上,有点夸张,说没撞,又轻了。人倒是没有要紧的事情,就是张秋水的摩托把班车的后角给撞了个小坑。交警火速赶来拍照,调查事故原因,指挥现场梳理交通。

  张秋水的摩托属于黑摩,交警扣押了他的摩托,他没带够钱,只得乘坐别人的摩托,还被多收五块钱!想来晦气、倒霉。在我们呼吸着空气的这个世界,除了不可或缺的知识、技能、经验、智慧,要把自己热爱并且相信的事情干成功,还需要运气。运气很神秘,它与科学背道而驰,却没有人否认它。当然,张秋水不热爱这活,他只想挣钱养家糊口,为家人更好地活下去。

  可怜的张秋水回到家带走八百块钱,赶到派出所把他几乎还是崭新的摩托赎回来,又推着摩托到摩托店修理,骑回海边码头。出师不利,栽了跟头,张秋水没再出去跑黑摩。没有其他邻居可以拉客的收入,张秋水只能专心搬砖,这样日子持续很长时间,直到小枕头三岁。赚钱的路子没有增加,开销却急剧拉大。雪上加霜的是,码头的生意清冷,像风雨飘摇的茅草房眼看着就要不行了,面对市场对砖的需求急剧降低。老板没有办法,他只能维持海边码头的运转。

  海边码头,人们闲下来时有到附近做小工、打扫卫生,他们的孩子不能闲着要帮做家务。张童书这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他懂得什么东西有用,懂得什么东西没用,自然而然具备很强的经济头脑。每天放学,他要注意路上有没有哪个笨蛋掉钱,他会把可以卖钱的破烂捡回家。如果在路上见到秤砣,他肯定会把秤砣装进书包,背回家当金元宝供奉着指望着可以下崽。如果不能,他就会卖掉。即便卖掉,也要等价格合适才出手!小小年纪,他真的很贪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49.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4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