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优秀的筹码_家祖左宗棠
笔趣阁 > 家祖左宗棠 > 第153章:优秀的筹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3章:优秀的筹码

  复兴号的火力布局不算是先进,中规中矩。

  不过在设计之初也不是没有过激进方案,比如4座背负式双联装炮塔,但由于技术不成熟和舰船稳定性不足被否决;还有更加成熟的6角形布局,但由于超重过多也被否决。

  而最为激进的当属杜耶尔提出的4联装炮塔,杜耶尔虽然在02年便从船政离职,但他1直与中国的学生们保持着私人关系。

  在全重型火炮设计出现时,杜耶尔也曾与魏瀚在书信中交流过这种设计,那时候无畏舰的概念尚未完全成熟,但杜耶尔已经有了4联装炮塔的想法,即日后其为诺曼底级设计的方案的雏形,那是典型的法式4联装,更接近双联装的整合,但这毕竟还是很原始的想法,在设想阶段就已经被毙掉了。

  最终落地的就是向英国人学习的交错式布局方案,既能保证不超出现有技术储备和发展,又能保障战斗力,但事实上,早期无畏舰的交错式布局设计并不能实现全部火炮朝同1方向齐射,只不过这已经是后话了。

  造船业这东西,英国确实给予了中国许多帮助,作为亚洲最先进的船厂,江南造船厂崇明船坞内的机械清1色的英国制造,而在浦江船坞、江滨船坞以及辽、闽两厂内,除了老旧的法式机械和德式机械,其他国产机械也尽数是对英国货的仿制。

  全面倒向英国就是东南时代至今,中国造船业的圭臬。

  德国人对此显然是不满意的,中德在造船业上,尤其是海军交流上1直止步于潜艇,从南洋时代起,中国向德国订购的大型舰艇就已经屈指可数了,那位高傲的德皇显然对此颇有微词,1位大海军主义者、巨舰大炮主义者怎么可能看得上这些水下小人呢?

  “这艘战列舰是我们手中最有价值的筹码之1,德国人1直渴望与我们建立更进1步的海军关系,以此拉近两国之间的关系,而这艘战舰实际上就是1个机会,我们需要把它卖出1个好价钱。”

  在德国人来到造船厂的第1天,左念微等人就坐在1起开了1个会,海军、外交部、江南造船厂等数位代表均在场。

  复兴号毫无疑问是1艘实验舰,既是对中国现有技术及整合能力的验证,也是对中国现在的工业发展的验证,她身上本就包含了大量的不确定性,保守估计,这艘船起码要进过数年的海试才能够服役,换言之,这艘在今年末可能下水的战舰起码要等到1910年往后才可能服役,甚至可能还不如她的后辈们先进入军队。

  这样1艘实验舰,把她捂在怀里对于如今的中国没什么好处。

  对于左念微的话,众人心里说没有不愉快自然是假的,但大家都是明事理的人,自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过度纠结,很快就进入了如何从德国人手中换取到足够的技术。

  尽管德国人的军舰设计比较落后,但德国军舰在稳定性、机械可靠性方面还是颇具优势的,雁荡山号服役至今仍未出现任何较大的机械故障和安全问题,而黄山级和武夷山级的问题就比较多了。

  当然,这种级别的军事合作依然需要给英国打1点预防针。

  4月5日,德国访华舰队抵达旅顺港,并进入旅顺造船厂进行了维修,这件事的意义很大。

  德国人在柱岛的基地并不能予以主力舰很好的修理,因此德国人1直在为解决这1问题努力,这1次德国舰队在旅顺的维修就证明了1些事情。

  尽管,英国人知道德国不可能每次都来中国维修,也不相信中国人敢违逆英国的战略,长期给予德国人如此帮助,但即便是短期的,也不是英国人可以接受的。

  然而,还未等英国人做出具体的回应,日本广岛县政府又发布了1项中日合作项目,表示将在广岛县吴市修建1座大型造船厂,而这1合作的中间商是礼和洋行。

  事情已经很明了了,德国1直以来都在筹划建设1座可以满足远东舰队完全保养之用的修船厂和海军基地,以作为对英国远东战略的回应——

  1903年,英国开始营建新加坡海军基地,增强了这座城市的工业能力,这引起了远东各势力的关注,德国人便将上述计划提上了日程。

  那么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德国人做出的表态是出于何种目的自然不必多说。

  这迅速引起了英国的注意,日本的良港数量不少,吴港的环境更是优良,日本人根本没有那个财力建设这样1座造船厂,他们身后必然站着德国人。

  这不可忍受!

  “左念微阁下,我将代表大英帝国对于贵国的这1行为提出抗议!”

  果不其然,不到1天,英国驻上海总领事焘纳里就找上了左念微。

  “焘纳里先生,您在说什么?我国最近做了什么吗?”左念微微笑着看向了焘纳里。

  “我......贵国不应该把造船设备卖给德国。”焘纳里1时语塞。

  “可这是完全合法的商业事件,不是吗?中德之间的贸易并没有违反任何1个公法与条约,这批造船设备也并不在任何1个禁售条例之中。”左念微耸了耸肩,反问道。

  “这是对英国的利益的漠视,是对世界和平的巨大挑战,德国人在远东的造船厂将是对远东稳定的最大威胁,贵国作为远东的大国,应当与英国1道,站在正义与和平的1方,这是盟友的义务,望贵国明晰。”

  中英同盟中规定中英两国有义务维护双方在远东的利益,对于在远东地区具有威胁的第3者海军力量负有压制和打击责任,这即是同盟中最为关键的两条内容。

  “我国1向遵守国际公约和条约,这1点请焘纳里领事放心,同盟之义务,我国必然恪守,但同样也希望贵国保障我国应有之权益,这1合作是中日两国之间的合理项目,此外,若论轻重......”

  “若论轻重,我国边疆勘界与鸦片走私之事当属首要之义务范畴,我想,在这件事情上,两国应当达成共识。”

  “香港、哈喇昆仑山周边、拉达克地区以及瓦罕走廊区域,我们应当分开讨论,在喀喇昆仑山周边等地,我国原则上同意贵国提出的边界友好计划,非军事化将有利于两国之间的交流,但香港地区,其主权问题必然得到解决。”

  外交部内,辜鸿铭与朱尔典对坐,朱尔典本来就是准备跟辜鸿铭讨论香港问题的,这1会议已经持续了两天了,而中德之间的合作只是为这场谈判添了1点料。

  起因是在1903年,广府警察发现了1起鸦片走私案件,并顺藤摸瓜找到了香港,援引《中英禁止鸦片贸易条约》要求英国警方配合逮捕鸦片贩子,尚处在蜜月期的两国关系密切,再加上中国拥有9龙的治权,抓捕过程十分顺利。

  但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这种抓捕只是治标,随着中俄战争的胜利,中枢在这些问题上落实的越来越严,除了要求英国政府1同配合中国的禁烟政策,还准备与英葡两国政府举行谈判,解决这两片土地的问题。

  葡萄牙人跪的自然是非常快的,他们早已经衰落了,丢失巴西之后,对于殖民地的问题,葡萄牙人已经不上心了。

  在与英国谈判的同时,中枢已经在着手筹备澳门政府的组建了,现在挡在中国面前的只剩下英国人了。

  可以说,香港问题、中英边疆问题和中德合作再1次将远东送上了世界舞台,成为欧洲列强的关注对象。

  在中英谈判中,自认为有所可为的德皇要求政府起草1份内容,声称如果中国要在近期收复香港,那么德国会提供1切必要的援助,并且电令海因里希亲王找上辜鸿铭,告诉他“德国无条件站在中国1边。”

  同时,德国大使穆默也找上了左念微,表示德国希望与中国开展海军方面的合作,以保证远东海军实力的均衡。

  德国人的无条件显然不是真正的无条件,德国希望中国走到德国1边,在中英同盟即将走向终点的时刻,德国在事实上已经抱着让中国成为德国的盟友的心态进行外交活动了,具体到具体事宜上,海军这1军种最能说明问题。

  中英也好,中德也罢,最直接的合作都是聚焦海军合作,而事情的表现最终也落在了两国海军的动向上。

  尽管在德国人看来,中英之间的矛盾已经很大了,但中国海军并未向广东地方增兵,中国全部的主力舰依然好好的停在舟山和上海,没有任何动静。

  而英国则将中国舰队撤出香港——尽管这支舰队仅有4艘炮舰——但这已经足以说明英国的态度。

  远东上空的紧张氛围并没有持续几天,5月份,中英两国政府6续公布了《中英西北勘界协议》、《中英高原勘界协议》,但香港聊无声息,英国人不再对吴港造船厂的项目指手画脚,对于这1项目选择了漠视。

  而在这1掩盖之下,1项合作项目浮出水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49.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49.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